防伪查询   办公系统   加入收藏
 
    技术服务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服务
江淮地区南粳9108机插亩产700kg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 信息发布:     发布日期:2016/3/8    浏览:3716 次 】
 

江淮地区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机插亩产700公斤丰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模式图

   

栽培总目标

产量指标:亩产700公斤

每亩穗数:23-24

每穗总粒数:130140

结 实 率:90%以上

千 粒 重:2627

稻谷品质指标:国标3

卫生安全指标:NY5115无公害标准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生育时期

            

播种     机插        有效分蘖期         无效分蘖期   拔节       拔节孕穗期           抽穗                                  成熟

各生育期所需天数

 

18~20d

28~30d

18d左右

          30d左右

50d左右(全生育期146d左右)

主茎叶龄期(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孕穗   抽穗                 乳熟                         成熟

拔长节间伸长期

1     2     3    4    5    6

南粳9108

茎蘖消长动态

机插叶龄3~4叶,基本苗7~7.5/     23~24/     33~34/                      24~25/                     成穗23~24/亩(成穗率﹥70%

叶色黑黄变化

南粳910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高产粳稻武香粳14号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培育而成。南粳9108综合了母本武香粳14号的香味和父本关东194的软米特性,属于半糯类型优质食味粳稻品种。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12年检测,糙米率85.4%,精米率75.8%,整精米率73.2%,垩白度3.1%,胶稠度90毫米。米饭晶莹剔透,茉莉花香,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南粳9108由江苏省高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许可,联系电话:0517-890875668908758889087668(传真)。

南粳9108水稻新品种机插栽培全生育期146天,比对照淮稻9号早1天,比淮稻5号早23天,系迟熟中粳类型。该品种适宜在江苏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也可在苏北早茬口上小苗机插及中、大苗抛秧、手插,在苏南也可用作水稻直播。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偏直立;分蘖力中等偏上,叶色翠绿,穗型较大,群体整齐度较好;茎秆较粗壮,基部节间较短,抗倒性较强,后期熟期转色较好,丰产性突出。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44.2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4.2%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1公斤,比对照增产7.3%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江苏东海、睢宁、泗洪、泗阳、盱眙、洪泽、宝应、建湖、阜宁、盐都、大丰、东台、高邮、兴化、姜堰、海安、通州、如东、如皋、邗江、仪征、丹徒、江宁、句容等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受到了广大农户(企业)的欢迎,得到了南方稻米市场的广泛青睐。其中,在高邮周巷镇实施的257亩南粳9108攻关方平均亩产818.7公斤,兴化海南镇130亩南粳9108公关方平均亩产802.2公斤,均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粳稻超级稻的产量指标。在兴化市钓鱼镇实施的百亩连片超高产攻关方平均亩产819.7公斤;在第四届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中,南粳9108荣获第一名;在第十一届粳稻发展论坛暨2013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会上,南粳9108获得一等奖;20141月“首届江苏好品种-粳稻优质米品尝评比”中荣获金奖;20142月被评为2013年度“江苏好品种”。20154月农业部冠名为农业部超级稻。

主攻目标

培育标准化适龄壮秧

精插、早发争足穗

控制无效分蘖

强根壮秆攻大穗

养根保叶,攻粒增重,提高品质

栽培重点

集中育秧,稀播匀播,半旱式管理

精细整地,精确栽插,

适时定量肥水管理

早搁、轻搁、

多次搁

因苗及早精确定量

施好穗肥

干湿交替灌溉,适时收获

物资准备与

丰产高效栽培

 

[1]以秧大田180-90备足苗床。落谷前10-15天,精做秧板,干做水整,晾板沉实;畦宽1.4-1.5m,沟宽25cm、深15cm,围沟宽30cm、深25cm[2]每亩大田备种3.5kg、基质125L左右、秧盘2530张、宽≥1.6m、长4m、质量达25-30g/m2的水稻育秧专用无纺布及浸种剂等。[3]大力推行硬盘或运用硬板、大棚育秧及微喷灌技术,提高秧苗素质。

[1]机插前15-20天分批育秧,药剂浸种、催芽,破胸机播,每盘播芽谷130-150g[2]软盘机播的,播前加活动硬盘作衬套,播后用运盘架运至秧板,脱去硬盘,铺放软盘;[3] 窨足底水,确保盘土吸足水,覆盖无纺布,湿润出苗;[4]落谷后5-7d揭布炼苗,灌满沟水湿润床土,整个秧田期实行半旱式水分管理;[5]叶色褪淡秧苗,每亩用尿素3-5kg补肥,防止黄僵苗;[6]工厂化育秧,推行叠盘增温暗化催芽。

[1]麦收时,利用机械切碎麦秸,上水泡田2-3d,泡软土层、软化麦秸,薄水深旋埋草,沉实2d左右待栽;[2]大田施足基肥,亩施45%复合肥35kg,尿素8kg或碳铵20kg[3]薄水浅插,通过调节穴距至12-12.3cm,每穴取秧4苗左右,确保每亩栽足1.8万穴、7-7.5万基本苗;[4]浅水活棵,之后2-3个叶龄期内采取2-3 cm浅水与露田交替灌溉,分蘖期建立浅水层;[5]机插后5-7d12-14d,各施1次分蘖肥,每次亩用尿素6-7kg

[1]群体茎蘖数达预计穗数的80%18-20/亩,每穴10个茎)左右时开始自然断水落干搁田;[2]采取分多次轻搁,搁到田中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落黄即可;[3]多阴雨年份或面积较大田块,实行开沟搁田;[4] 叶色浅、落黄偏重、群体生长量小的不足群体,于725日前后提前施用促花肥,亩施45%复合肥25-30kg和尿素5-6kg

[1] 7月底8月初(倒4叶期),稻株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群体茎蘖规模下降、叶色褪淡落黄(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时复水湿润施促花肥。亩施45%复合肥20-25kg及尿素3-5kg[2] 促花肥施用后8-10天(倒3叶期)施保花肥,亩用尿素6-8kg[3]叶色深不褪淡,生长量过大的旺长群体,穗肥推迟到810日左右叶色褪淡后一次施用,亩用45%复合肥25-30kg[4]间隙灌溉,即每次灌一次浅水,待田面落干水后23天再灌一次浅水,如此往复。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

采用间歇灌溉,做到干干湿湿,保持土壤湿润。既满足生理需水,又维持土壤沉实不回软,增强土壤通气性,维护根系健康,延缓根系活力下降,防止青枯早衰,达到以水调气、养根保叶、干湿壮籽。

[1]收割前7-10天断水;[2]谷粒90%变黄,穗枝粳已变黄时机械收获并碎草匀铺,及时让茬备秋播。

株型结构指标

株高95cm,根黄而不黑,全株青秀老健,成熟时有3-4张绿叶。

主要栽培管理

示意图

◎促花肥施用期诊断: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2-3cm,幼穗分化进入二次枝粳原基分化期,呈毛毛状,长约0.5-1mm

精做秧板

机械播种

窨足底水

盖无纺布

叠盘暗化

培育

适龄壮秧

麦草切碎匀铺还田

薄水

精确机插

够苗后

及早搁田

轻搁

多次搁

促花肥施用时期叶色褪淡落黄诊断

育苗基质

平贴秧盘

湿润育秧

工厂化育秧

标准壮秧

形态指标

麦草全量

旋耕还田

活棵后及时露田通气

多次搁

适度轻搁

拔节期高产田块

长势长相

拔节期旺长田块

长势长相

灌浆结实期

湿润灌溉

成熟期水稻

高产长势长相

适期收获

防治策略

突出苗期黑条矮缩病、中后期纹枯病和穗期穗颈稻瘟的控制,强化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及螟虫等防治。采用保健栽培为主的农业防治,加强预测预报,推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不同适宜药种交替运用、混合施用,克服和延缓有害生物的抗药性。

防治重点

防治灰飞虱,控制黑条矮缩病、大螟;安全高效化除

主治水稻纹枯病和稻飞虱

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主治穗颈稻瘟、稻曲病和螟虫

主治六(4)代稻纵卷叶螟、七(4)代褐飞虱、灰飞虱、叶蝉(防黑穗)

防治方法

[1]实行药剂浸种,每5kg稻种用25%氰烯菌酯2.5g6%杀螟单4ml兑水8kg浸种,防治种传病害;[2]在秧苗11心期或灰飞虱迁入苗床高峰期,根据年度灰飞虱虫量发生情况,亩用50%吡蚜·异丙威40g兑水30kg喷施防治灰飞虱;[3]秧苗2叶期后,密切注意稻蓟马、立枯病及稻瘟病等发生与发展,及时对症用药,并做到带药移栽。

[1]机插后2-3天,亩用53%苯噻·苄60-80g50%异丙·丁·苄60-80g30%丙·苄拌细土封闭化除,水层以不淹没心叶为度;[2]6月20前后,二代灰飞虱孵化至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10%吡虫啉40-50g防治灰飞虱;[3]7月上旬, 对杂草发生量仍较多田块,根据草相单用五氟磺草胺(稻杰)或氰氟草酯(千金)或10%恶唑酰草胺(韩秋好)作茎叶处理。

[1] 纹枯病田间病丛率达5-10%,选用3.5%井冈·已唑醇70-100ml/亩,兑水30kg喷细雾;[2]对稻飞虱亩用20%烯啶虫胺20ml等防治;[3]稻纵卷叶螟亩用16%阿维·杀螟松60-80ml等防治; [3]稻瘟病发生田块,选用25%咪鲜胺60g/亩进行防治;[4]白叶枯病发生田块,选用克菌壮等药剂防治。

[1]8月上旬,以主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水稻纹枯病为重点,开展统防统治。[2]稻纵卷叶螟可亩用20%甲维·茚虫威(渣打)15ml等防治;[3]稻飞虱可亩用15%阿维·噻嗪酮(擒飞)30g20%烯啶虫胺20ml 等防治;[3]纹枯病可选用6%低聚糖素水剂2030ml/亩或6%井冈·蛇床素等防治。

[1]8月底(破口前5-7d),亩用75%肟菌·戊唑醇15g或丙环唑·咪鲜按等防治稻曲病;[2]破口期亩用75%三环唑单剂30g,12%井冈·苯醚甲50g,和20%甲维·茚虫威(渣打)15ml,综合防治穗颈稻瘟、稻曲病和螟虫、稻飞虱等,坚持药肥混喷。[3]齐穗期亩用40%稻瘟灵100g或瘟格新等对穗颈稻瘟组织二次用药。

[1]9月10前后,密切关注六(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发展动态,及时选用10%阿维·氟酰胺30-45ml 60%甲维·杀虫单100g等加以防治;[2]9月20前后,密切关注七(4)代褐飞虱发生发展动态,及时选用25%吡蚜酮•毒死蜱60g30%吡蚜•速灭威40g等加以防治。

编制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洪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邮市粮作站

兴化市作栽站

海安县作栽站

建湖县作栽站

    编:张洪程、王才林

副 主 编:霍中洋、赵晓斌、谢成林

参编人员:戴其根、许  轲、边  晋、姚  义、魏海燕、

郭保卫、周兴涛、黄  其、刘 

主要病虫草害

识别图

稗草

千金子

马唐

稻纵卷叶螟

叶瘟

节瘟

药剂浸种

机插秧专用拌种剂

灰飞虱

鸭舌草

野慈菇

莎草

黑条

矮缩病

纹枯病

白背飞虱

二化螟

三化螟

稻曲病

穗颈瘟

枝梗瘟

褐飞虱

褐飞虱失治“冒穿”

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网站地图  |  隐私与安全声明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江苏省高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40918号   公司网址:www.zkseed.com  总访问   次